在攝影和圖像製作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畫什麼和怎麼畫成為畫家們面臨的嚴峻問題。寫實繪畫在攝影的進逼下走向抽象、寫意、超現實;進而越出繪畫的邊界,走向裝置、行為、影像;或者淪為攝影的附庸,走向圖像的抄寫。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從前那些為畫家所守望的獨門絕技,完全變成了公開的秘密。我幾乎想像不出,還有什麼東西非得由畫家來畫不可!既然如此,畫什麼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怎麼畫就變得更加重要了呢?是否意味著畫家要從對題材的開掘轉向對語言的發明?事實上,跟技術的巨大進步相比,繪畫技巧和語言的更新,即使還有可能的話,也是微不足道。高速發展的技術同時終止了畫什麼和怎麼畫的問題。如此以來,本來異常嚴峻的問題,現在就變得不是問題了,畫家們可以用任何方式去畫任何東西,也許這就是丹托(Arthur Danto)所看到的藝術進入後歷史階段後所呈現的景觀。
《四三零人生之二:昔日校園遠方》
180x120cm 布面油畫 2008年
對於這一點的認識,可能會讓畫家們變得憤怒絕望,也可能會變得輕鬆平靜。無論如何,今天的畫家需要為自己的繪畫尋找理由。丹托在將繪畫推向死亡的同時,並沒忘記開出拯救的藥方。丹托的藥方是讓畫家用繪畫去「說事」(about),將繪畫變成圖解觀念的工具。為了顯示繪畫在「說事」方面的優勢,畫家常常將畫面的衝擊力發揮到極點。丹托的理論能夠很好地解釋1960年代以來的各種前衛藝術。我也嘗試給垂死的繪畫開出藥方。我的藥方與丹托的完全不同。在我看來,讓繪畫去「說事」並不能拯救繪畫,只能加速繪畫的死亡,因為就「說事」的能力來說,繪畫遠遜於語言。拯救繪畫的方式不是讓它去「說事」,而是讓它「成事」,讓它成為一個事件。成為事件跟畫什麼無關,跟怎麼畫無關,跟繪畫過程有關,跟繪畫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感受和體驗有關。一旦認識到這一點,畫家就應該變得輕鬆起來。因為不管複製技術如何發達,都無法複製畫家的作畫過程,都無法複製畫家在作畫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感受和體驗。繪畫過程是不可模仿、不可重複的唯一事件。在這種意義上,繪畫首先是畫家自己的事情,然後才有可能是他人的事情,因為只有畫家本人才能真實地感受到繪畫過程,繪畫過程中的各種感受只配畫家本人享用,即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至於畫家本人的這段經歷和感受是否引起他人的共鳴,則是另一個派生的問題。
肖進就是這樣一位注重體驗繪畫過程的畫家。初看她近來完成的《430人生》系列作品,第一感覺是題材過於樸素,語言過於中庸,態度過於曖昧,觀念過於含蓄,在尋求刺激的當代藝術界,這些作品究竟靠什麼去打動觀眾?我不禁有些疑惑。430是冷戰和計劃經濟時代的一個工廠的數字代號。在經濟轉型過程中,許多諸如此類的工廠淪為廢墟,當然也有些成功轉型,在市場經濟體系下再創輝煌。肖進作品中的430既沒有廢棄,也沒有輝煌。在當代藝術界中,有人用表現的方法去描繪工業廢墟,也有人用波普的方法去描繪工業輝煌,都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但對於類似430這樣的既沒廢棄也沒輝煌的工廠,卻很少有人問津,因為它過於普通,過於平靜;對於畫面上的人物,也有同樣的疑問:他們既不美也不醜,既不卑微也不高貴;再看肖進的繪畫語言:既不華麗,也不質樸,不中不西,不古不今;我們甚至不太容易確定肖進對待人物的態度:既非批判,也非頌揚,既非調侃,也非同情;作品既非田野調查式的紀錄,也非無厘頭的夢幻;總之,我們很難在當代藝術界中,為肖進找到合適的歸類。她的作品是如此的平靜、中庸,以至於進入了當代藝術的光芒無法照耀的盲區。
《四三零人生之一:昔日校園遠方》
180x120cm 布面油畫 2005年
然而,肖進卻完全沉醉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從最淺表的層面上看,肖進在展示她的繪畫技術,她對材料的心得,對肖像的理解。肖進從中央美院附中一直讀到博士,對技法的錘煉爐火純青,對繪畫的歷史爛熟於胸。尤其在中西肖像繪畫方面,肖進有深入的研究和獨特的領會。肖進給我們展示的東西,一定是肖像繪畫領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對此深信不疑。但是,技術層面給藝術家帶來的興奮終究是暫時的。一旦過了掌握某種新技術的最初的興奮勁兒,藝術家就會變得平靜起來,就需要到其他方面去尋找興奮點。讓肖進沉醉的,不僅是技術,而且是人生體驗,是對往事的追憶,對現實的反思,對未來的憂慮。肖進喜歡畫自己熟悉的人物,本科時期創作的《閃亮的日子》畫的就是美院同學,後來畫的《面孔系列》也都是自己的熟人,近來創作的《家》畫的是祖父母、父母和自己,《430人生》系列作品畫的是從小就熟悉的同學和左鄰右舍。
肖進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畫熟人?熟人與生人之間有何區別?在肖進的畫室裏,我一邊聽她講故事,一邊在思考諸如此類的問題。當代環境美學對內在者(insider)與外在者(outsider)之間的區別,給了我一些啟示。內在者指的是當地居民,外在者指的是旅遊觀光客。外在者與環境只有一種表面的感覺聯繫或一般的知覺聯繫,我們可以將它們統稱為認識論上的聯繫;內在者與環境則有一種深入的生存論上的(existentialist)聯繫。在這種深入的生存論上的聯繫之中,主體與客體之間有一種無法言明的交織,一種私密的感受和體驗。借用現象學美學的術語,如果說在認識論層面上我們可以獲得對象的真實性,那麼在生存論上我們則可以深入到對象的「前真實性」。這種「前真實」(pre-real),是一種比「真實」還要真實的真實,一種無法言明但有具體可感的真實。「前真實」與「真實」常常不同,因此當地居民與外來觀光客在對環境的審美價值的判斷上常常意見相左。由於「前真實」是無法言明的,因此它往往表現為背後隱藏的世界,用劉勰的話來說,是「情在辭外」的「隱」,而不是「狀溢目前」的「秀」。
《四三零往事之春:一去三十年》
180x320cm 油畫亞麻布 2014-2021年
有了這樣的理論背景交待之後,我們可以來回答熟人與生人之間有何區別的問題了。我們看生人就如同觀光客看風景,只能達到一種認識論上的「真實」。我們看熟人就如同居民看家園,還能獲得一種生存論上的「前真實」,能夠由「顯」入「隱」,由表面的外觀進入內在的世界。由此,我們對生人和熟人之間有不同層次的理解。當一個人由生人變成熟人或者由熟人變成生人之後,我們對他就會有一種矛盾的看法。肖進是一位表達對人生的矛盾看法或者揭示人生的矛盾面孔的高手。
《四三零人生之五:平淡是福》
180x160cm 布面油畫 2008年
由於「前真實」是非對象化的、無法明言的,因此對它的把握和表達殊為不易。一般人都只是向我們展現一副外在的「真實」面孔,只有通過深入交往、旁敲側擊、反復磨合才能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進入內在的「前真實」領域。借用中國古典美學的術語來說,外在面孔是「形」,內在心靈是「神」。蘇軾曾經感歎傳神之難。他發現畫家傳神與相士相面之間有相似之處,都需要暗中觀察。一旦對象顯露出「前真實」的神情,就要立即捕捉,「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即逝矣。」
肖進的每一幅作品都有一個長長的故事。伴隨著肖進的講述,畫面上的人物逐漸由陌生變得熟悉,「真實」的面孔中透露出「前真實」的神情。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肖進與國畫傳神非常不同。她沒有像蘇軾描述的那樣「急起從之,振筆直遂」,而是耐著性子反復刻畫,細緻雕琢。肖進在感受和體驗她的繪畫過程,不僅是技法上的迷戀,而且是與人物的交流與磨合,在繪畫過程中進入對往事的追憶,進入一種超越時空的連接。之所以要反復刻畫,原因是只有如此才能透過表面的「真實」外殼,進入內在的「前真實」世界。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於,肖進不想像寫意或者表現那樣,試圖去直接表達內在的「前真實」世界。肖進在深入內在的「前真實」世界的同時,還要保持表面的「真實」外殼的完好。因此,肖進的作品既不同於照相式的寫形,也不同於傳統國畫的傳神,而是力圖將二者結合或者對立起來,凸顯人生的矛盾性和荒誕感。
《絕色 · 少女》油畫亞麻布 100x100cm 2021年
形神兼備,隱秀相生,從而形成一種高度的和諧,這是中西藝術的共同理想。但是,在肖進的藝術中,對形神、隱秀的共同追求似乎並不旨在造成和諧,相反而是在表達某種程度的怪誕。肖進並沒有走古典主義的老路,因為她所描繪的當今社會的真實人物並不具備古典主義的氣質。儘管推崇技巧,強調學識,但肖進仍然是一個積極介入當代社會問題的當代藝術家。肖進的人物給人一種怪誕感,一種熟悉的陌生感,一種表裏不一感,這不是因為人物的個性特徵造成的,而是一種深入而普遍的時代精神的體現。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只有當外在的「真實」與內在的「前真實」發生錯位的時候,人物才會體現出一種表裏不一的怪誕感。產生這種錯位的原因來自對象和主體的變化,歸根結底是社會的急劇變化。
肖進的生活就處於這種急劇變化社會之中。肖進出生在位於湖南株洲430廠,那裏的工人來自全國各地,有自己的醫院、學校、商店等各種設施,從而形成一個從周圍社會孤立出來的獨立自足的小社會。430是肖進的老家,但這是一個沒有文化根基和自然根基的家,一個憑空誕生的家。肖進被拋在一個無根的大家庭中,被稱作叔叔阿姨的「家庭成員」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習俗,更沒有血緣紐帶的聯繫。這種無根的大家庭所隱含的漂泊感,構成肖進揮之不去的記憶。上中央美院之後又經歷兩次大搬遷,從王府井的校衛胡同到臨時租用的二廠,再到望京校區。搬遷造成的動盪,一直伴隨著肖進的學習生涯。中央美院的急劇變化,是中國社會的急劇變化的縮影。在這種變化過程中,社會的環境在變,人物的命運在變,肖進自己也在變。這種巨大的變化一方面給人許多機會和誘惑,另一方面不斷斬斷存在的根,架空精神的家。在這種急速變化的社會中生活的人們,如同繁茂的無根之葉。它們最終的歸宿在哪,這是肖進引發我思考的問題。
《絕色 · 母子》亞麻布油畫 100x100cm 2021年
當我聽完肖進的講敘之後再來看她的作品,有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彷佛有一種「靈光」籠罩畫面。「靈光」(aura)是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概念,用來鑒別傳統的手工藝術與機械複製藝術之間的不同。機械複製技術可以將手工藝術複製得完全一樣,但唯一失去的就是作品的「靈光」。「靈光」源於作者的在場,源於那個基於生存論上的「前真實」世界,源於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無言的交往與默契。正因為有了這種「靈光」,那些平凡的人物和場景發生了「變容」(transfiguration)。今天我們已經很難區別藝術與非藝術了。丹托認為,理論解釋可以導致一般事物「變容」為藝術作品。我認為引起「變容」的不是理論,而是生命的在場或出場(presence),是在場或出場所帶來的「靈光」。在今天這個複製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唯有「靈光」才能讓繪畫獨具魅力。
2008年6月22日於北京大學蔚秀園
《四三零人生之三:你是誰的希望》
180x160cm 布面油畫 2007年
肖進個人簡歷
肖進(蕭進),1977年10月出生於湖南,現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
200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四工作室,獲文學碩士學位。
200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中國油畫與傳統文化研究方向,獲文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2013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重建中國高等美術教育體系基礎教學高研班。
多次舉辦個展,參加國內外諸多大型展覽,作品被廣泛收藏。
出版著作:《肖進·蕭進》 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1 年 5 月。
《西方素描語言經典·巴洛克素描》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2 年 12 月。
Artist Introduction: Xiao Jin
Xiao Jin, born in Hunan in October 1977, is currently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chool of Fine Arts of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2001, she graduated from Oil Painting Department of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with a Bachelor of Arts degree.
In 2005, Xiao Jin graduated from the fourth studio of Oil Painting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with a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In 2009, she graduated from Institute of Modelling Art of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with a doctorate degree in Chinese oil painting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research. After graduation, she began to work as a teacher at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2013, Mr. Xiao finished her study from the advanced workshop of “Rebuilding Basic Teaching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of Fine Arts” at Institute of Modelling Art of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Xiao Jin has held a number of solo exhibitions and participated in several large-scal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Her works have been widely collected.
In May 2011, her works Xiao Jin · Xiao Jin was published by Hebei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Xiao Jin’s another works Western Sketch Language Classics: Baroque Sketches was published by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in December 2012.
本文刊載於藝術香港雜誌2023年1-2月號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
電話:(852)37912181/21543330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公眾假期休息
傳真:(852)37912171
郵箱:info@yshk-art.com / hkongart@yshk-art.com
香港訂戶入口
深圳訂戶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