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影師王大楠提供
一直以來,很多藝術家及學者都致力於探索如何實踐中西藝術共融及創新!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許多追求印象主義的藝術家不滿足於形體與輪廓上刻板的追求,開始強調作品表達畫家的主觀感情,並將中國藝術的「寫意性」吸納其中。而另一邊廂,中國畫則正好相反,將西方藝術的「寫實性」予以接受,中國畫開始受到寫實主義藝術的影響,例如由較早以「國畫西化」實踐在中國藝術的「嶺南畫派」,到近代林風眠倡導「中西融合」的藝術理念等等,至今中西藝術都不斷地滲透、融合、互補!
進入21世紀,就是一個經濟一體化,且政治及文化多元化的時代,中西文化與藝術的關係再度引起了強烈爭鳴及結合,我們身處在香港,國家給香港的定位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未來需要我們各方面去實踐香港成為中西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特別我們的基礎教育,更應該多關注及啓發學生進行中西文化藝術的探究,因為藝術可以體驗個人的經驗,而創作卻是藝術家對真實世界的觀察與想像,所以藝術教育的功能,就如同傳遞訊息的橋樑,教師就彷如「傳道者」,以藝術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思維改進教學,把過去、現在和未來所產生的影響,並整合去教導學生,藝術科老師可以考慮總結西方文化重理智、科學及客觀等精神,融滙貫通與中國文化重內心體驗、直覺及道德心等的體會實踐於教學中!
現在香港中小學的視藝科,教師可以嘗試以中西藝術及多元化的方式去培育學生,例如水彩畫一般是指歐美西方的繪畫作品類型之一,由於水彩運用的顏料較為透明性,畫家需要掌握水分和色彩,並且在畫面上表現出質感和量感,當進行水彩畫創作時,一層顏色覆蓋另一層可以產生特殊的效果,充滿不確定性!此外,如果要運用水彩的濕畫法,則要一氣呵成,因此不同筆觸的墨彩相互滲透,也有一種類似於中國水墨畫的效果,那麼運用水彩畫的表現方式,以中國繪畫中古人提及的「以形寫神」,就是不僅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更要追求畫家內在精神本質的表現,令學生慢慢地了解藝術如何進行中西互換,相信這樣可以讓教師作為參考!
作為亞洲區大都會之一的香港,本身擁有中西薈萃、多元文化的面貌,如新舊及中西建築物結合,並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在香港生活,甚至受香港獨特的氛圍所吸引,以香港為家,為香港貢獻出多元文化的力量。期待教育當局鼓勵教師融滙中西不同的藝術理念進行教學,並且在各階層配合下,相信會有更多具香港特色文化藝術創意的作品展現出來,讓本港成為真正散發出文化藝術氣息的大都會!
本文刊載於藝術香港雜誌2023年5 - 6月號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
電話:(852)37912181/21543330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公眾假期休息
傳真:(852)37912171
郵箱:info@yshk-art.com / hkongart@yshk-art.com
香港訂戶入口
深圳訂戶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