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藝術香港承辦的國家藝術基金《香港中小學教師書法人才培訓》北京交流活動到了最後一日,來自香港的50多名中小學教師齊聚首都師範大學。此日行程旨在學習內地書法教育經驗,提升香港中小學書法教育水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大合照
首都師範大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王瑋
當日上午,歡迎儀式在首都師範大學隆重舉行。活動以首都師範大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王瑋的致辭拉開序幕。她以「一橫一豎載歷史,一撇一捺鑄魂靈」破題,強調書法是中華文明的活化石,更寄語香港發揮中西文化交融優勢,與內地共築書法教育新平臺:「期待以筆墨為舟,攜手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中國文聯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朱孟宇
中國書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楊偉華
中國文聯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朱孟宇從戰略高度闡釋本次項目意義:「香港被賦予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使命,在此傳承書法,既是守護文化基因,更是培育民族復興的薪火。」中國書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楊偉華則以「文藝惠民」定義本次項目,表示中國書協願同香港書法、教育等各界加強交流合作,為廣大書法工作者提供平台,進一步帶動香港中小學書法教育質量提升,更好地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黃柱河導師
香港老師代表、導師黃柱河代表項目全體成員向中國文聯、中國書協、首師大表示感謝,他還動情追憶與首師大已故泰斗歐陽中石先生的淵源:「1988年於先生相識,其曾囑我『要對得起先輩,更對得起學生』。今日重返先生創建的書法學科重鎮,深感使命在肩。」
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宗成振
參觀首師大博物館
參觀校史館
葉培貴教授贈送自編全套小學書法教材給團員參考
隨後,香港教師們參觀了首都師範大學校史館和書法文化博物館。在校史館中,他們瞭解了學校的歷史沿革、師範教育特色以及書法學科的發展歷程。在首師大書法博物館,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宗成振帶領團隊深入「弘文煥采」歐陽中石先生書法教育文獻展,介紹歐陽中石先生的作品及內含的哲學理念,和其對我國書法學科建立的貢獻。同時還介紹了首師大收藏的拓片精品展,其中有墓誌專題、龍門造像題記專題,共展出北魏、隋、唐墓誌21件,精選清拓31品。反映了時代書法的演變軌跡。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書法教師李天天
課堂觀摩與教學交流環節同樣精彩紛呈。香港教師們觀看了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書法教師李天天的介紹,深入瞭解了首師大附中的書法教學模式,並就教學方法、課程設置等問題與香港教師展開了交流,共同探討了內地與香港書法教學的差異與互補。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書法家協會主席、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葉培貴教授
下午的專題講座將活動推向了高潮。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書法家協會主席、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葉培貴教授圍繞三個重要主題展開講解: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解讀與案例分析;語文課程中寫字(書法)內容的理解與處理;以及書法在基礎教育中的實踐路徑。而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趙宏教授則以北京為例,深入分析了近十年來中小學書法教育的發展變革,闡述了書法課程從單一的筆畫、偏旁教學,逐步過渡到大單元教學及跨學科融合教學的轉型,並從實用、美育與文化傳承的多重視角,探討了書法在日常應用與教學中的深遠意義。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趙宏教授
此次在首都師範大學的交流活動,為香港中小學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提升的平臺。通過深入瞭解內地書法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成果,香港教師們將汲取寶貴經驗,為推動香港中小學書法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香港的校園中生根發芽。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
電話:(852)21543330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公眾假期休息
傳真:(852)37912171
郵箱:info@yshk-art.com / hkongart@yshk-art.com
香港訂戶入口
深圳訂戶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