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的作品融合了日本的視覺傳統和西方流行文化,塑造出可愛又複雜的人物,並且擁有強烈豐富的情感,他從多種藝術傳統中創造出最具個人特色的風格,是作品備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一系列奈良美智的作品即將亮相富藝斯香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七月拍賣,這些作品更跨越不同媒介和題材。
奈良美智
《知慧熱》
1999年作
估價10,000,000-15,000,000港元。
拍品14,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晚間拍賣將上拍的《知慧熱》是奈良美智在拍賣市場上極其罕見的畫布系列,屬於藝術家遊學德國時期,是其獨特抒情和形象語言最成熟的案例。在德國生活時遇到的語言障礙,讓奈良美智重新墜入自童年後便很少經歷的獨處時光。為尋求寬慰,奈良美智開始在藝術創作中深入發掘自我潛意識的深度,並將他在德國時期感受到的強烈疏離感,呈現在他經典的悶悶不樂的孩童畫像中。
「痛苦即一切,沒有別的外在世界或者環境。」
奈良美智在《知慧熱》中探討童年之痛,這種痛苦覆蓋了全部,奪走了其他所有的想法,正如其藏家回憶起奈良對這幅作品的解釋是:「痛苦即一切,沒有別的外在世界或者環境。」在奈良美智動人的童年肖像中,孩子的臉覆蓋著諾大的畫布,眯著豆豆眼,微微皺眉並撅著嘴,陷入思考地望向外面,畫作名稱《知慧熱》(Wisdom Tooth Fever)顯示小女孩正在經歷牙齒痛楚,面頰也腫起來了。一如既往,奈良美智的作品富有情感,在隱約的稀薄與半透明的塗層下強化。
奈良美智
《旋轉輪》
1994年作
估價2,000,000-3,000,000港元
拍品131,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日間拍賣
另一拍品《旋轉輪》則運用柔和的淡色系描繪看似天真無邪的孩童,是奈良美智最受讚譽的孩童肖像作品中的典範。該作品創作於1994年,小女孩的額頭仿佛在發光,加上充滿了浮世繪風格的傾斜眼睛,柔和的鼻子和略微下垂的嘴巴,構成了本作品的框架。雖然這種細膩的美學使人聯想到日本傳統水墨畫對虛無的表達,但奈良美智同時亦深受兒童文學影響,如安東莞·聖艾修伯裡(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小王子》,以及1940和1950年代的日本童話。乍一看表面上天真無邪,同時又帶著對抗和頑皮,令人回想起共同的童年回憶,完美詮釋了奈良最經久不衰的主題魅力。
奈良美智
《樅樹小姐》(局部)
2012年作
估價3,500,000-5,500,000港元
拍品15,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奈良美智在充滿變數與不確定的環境中,產生對恒久的一絲渴望;這一渴望創造了《樅樹小姐》,出自奈良美智在橫濱美術館2012年展覽「有點像你有點像我」的鑄銅雕塑系列。與招牌的兇狠小孩形象不同,這件作品帶著內斂姿態,其靜思凝想狀與慈悲靈性,讓人想起七世紀的《百濟觀音》、地藏王菩薩塑像等佛像的寧靜祥和,而本拍品及同系列其他作品,均鑄於日本富山的佛像鑄造廠。奈良美智以嘗試將畫中表現的複雜情感移轉到更具體的媒材上,將這些稍縱即逝的情感永久保存下來。與奈良美智的畫作相同,他不使用任何模特,完全以獨特的想像力,純粹地表達其藝術精神。
奈良美智
《樅樹小姐》
2012年作
《樅樹小姐》近七尺高,奈良美智任由自己「隨心所欲地雕刻」,近似阿爾伯托·賈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的雕刻技巧,《樅樹小姐》表面帶有刻痕的圓錐形頭髮,讓觀眾得以洞察創作過程並提供觸覺感知,充溢親密感。《樅樹小姐》展現了藝術家的成熟、精煉的藝術風格,將觀者引入作品中有形與無形之間的語境中。
奈良美智
《浪遊浮世系列》
1999年作
估價800,000-1,200,000港元
拍品130,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日間拍賣
在《浪遊浮世系列(十六張一組)》中,奈良美智從十六件著名的日本傳統浮世繪木刻版畫取材,再加上個人的詮釋,結合了傳統美學與自身見解,訴說另一組奇特故事並重新詮釋,譬如將鳥高齋榮昌(1700年代)的著名藝妓白露頭像,換成調皮小孩的模樣,又將藝妓的發簪變成滴血的釘子。這些變奏的版畫有的詼諧,有的批判社會,畫中主角以奈良美智的招牌卡通風格呈現,可愛的臉上顯露叛逆、憂傷或迷惑的表情。正如同這批作品所呈現之趣味性,透過這些主題,奈良激發了觀者的想像力,也成功獲得美術館、收藏家及全世界忠實擁護者的愛戴。
識別以下二維碼流覽電子圖錄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日間拍賣
拍賣詳情
富藝斯香港7月拍賣
7月8日(星期三)
珍貴珠寶及翡翠
1pm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4:30pm
7月9日(星期四)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日間拍賣
1pm
7月10日(星期五)
名表薈萃-香港X
第一部分 12pm
第二部分 3:30pm
地點
香港JW萬豪酒店
金鐘道88號
預展
香港
7月4-9日
*7月8-9日 只限鐘錶部
10am-7pm
地點
香港JW萬豪酒店
識別以下二維碼流覽其他電子圖錄
珍貴珠寶及翡翠
名表薈萃-香港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