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长沙李自健美术馆和《中国油画》杂志社共同主办并推出的“心境·物语——首届中国写意油画静物专题硏究展”在李自健美术馆开幕,分为物镜、意境、心境三个展厅展出了油画佳作共计158件。
开幕式现场,《中国油画》杂志主编、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副院长王琨宣布了16位获得学术奖和优秀奖艺术家名单,全场观众还见证了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中南学术中心的揭牌成立。
静物作为绘画的一种题材,贴近民生,融入生活,因其亲近可感的审美价值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而备受大众亲睐。中国的静物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画家李嵩所画的《花篮图》。而静物油画,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植入了中国文化土壤。中国几代油画家开始历时一百多年的学习、吸收与借鉴,中西方艺术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局面,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艺术珍品,成为中国静物油画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是继“精神·图式——首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后,李自健美术馆举行的又一全国性的学术品牌专题大展。首届中国写意油画静物专题硏究展以“心境·物语”为题,强调回到内心真实感受,以一种透明与洁净的心态去感知和触摸世界,以期达到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这正是中国人古老智慧的体现,既包含了中国写意精神的转换与创新,也包含了对西方静物画的理解和消化。
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院长王辉介绍,展览历经数月精心筹备,自2021年10月1日正式面向全国征稿以来,组委会共收来自全国三十二个省、市、地区,个人投稿共计1555件作品。经专家评委初评、复评层层遴选,120幅佳作脱颖而出,加上38幅特邀艺术家作品,158幅佳作构成今天强大的展出阵容。
从作品来看,尽管题材局限于静物,表现方式确定为写意,但呈现了新的趋向和面貌:静物题材的边缘已在拓展,艺术探索的个性语言异彩纷呈。既有日常叙事,也有主观营造;既有生活场景,也有虚拟构成;既有写意的造型,也有抽象的概括……总之,当今画坛所有流行的观念和语言,几乎都有呈现。这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由社会开放而解放出画家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也使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在画家们的个性抒发与时代表述中得以蔚为大现,呈现出了无穷的丰富性。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在展览现场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表示,虽然写意油画是近几年的热词,但是中国的写意油画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与第一代写意油画家注重书法用笔相比,如今的写意油画在色彩和造型的理解上要比前者更加深入。而且,当今的中国油画发展正好遭遇图像时代,图像语言也被纳入了油画系统。
尚辉介绍,从征稿中挑选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画的好”,而且这个标准不可逾越。那些不够好的作品,要么是色彩处理不够、构图位置不够得当、要么是造型存在问题。当基本的水平达不到,就会去掉三分之二的作品。绘画水平的高,始终是要建立基础之上。
此次展览,充分展现了现阶段中国油画界中青年艺术家在“静物”这个题材创作中的优秀水准和学术品质。他们基于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表达、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关注和不断探索、永攀艺术高峰的创作精神和自信表现,定会对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大展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的高度支持与关注,他在百忙之中为展览题写展名并担任学术顾问。李自健美术馆馆长、画家李自健先生率领其工作团队,为此次展览的筹备、主办倾心投入,辛勤工作,并给予展览经费与收藏经费的巨大支持,为首届中国写意油画静物大展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4日,在李自健美术馆C区C1、C2、C3三大临展厅展出,免费开放。展览期间将邀请国内专家学者举行学术研讨会,就中国写意油画的学术问题展开专题研讨。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
電話:(852)37912181/21543330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公眾假期休息
傳真:(852)37912171
郵箱:info@yshk-art.com / hkongart@yshk-art.com
香港訂戶入口
深圳訂戶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