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為新時代新征程新的歷史方位上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進一步進行了戰略部署。同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在此戰略下,「人文灣區」則是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更深刻、更具體的定位。
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全面建設,大灣區文化交融也越來越深入。文化各領域正乘勢而上,奮力開創文化強省建設新局面,凝聚起奮進新時代的精神力量,以最具時代性的藝術精神和人文氣象為大灣區文化大發展和廣東文化強省貢獻力量。作為當代中國極具影響力的山水畫大家,許欽松也是廣東文藝界最具代表性人物。其創作風格大氣恢宏、格局高遠,極盡南北山水相容、創新之畫風。本次畫展共展出數十幅許欽松近年來的精品佳作,通過山水作品與真實生活的層層疊印,在流動地遊觀欣賞與靜止地遠眺品味中,得到身心的休憩。
南粵春曉 500cm×250cm 2008年
盛世中華 ● 風雅灣區⸺許欽松山水畫精品展 展覽資訊 展覽主題:盛世中華 風雅灣區――許欽松山水畫精品展 展覽策劃:許瓊 許多思 展覽作品數量:45 幅 展覽地點:鵬瑞深圳灣1號藝術中心(深圳南山區中心路3008號T7棟7樓) 展覽時間:2023 年 9 月 23 日―10 月 16 日 開幕時間:2023 年 9 月 23 日下午三點 指導單位: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支持單位: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 深圳市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協辦單位:深圳市美術家協會 承辦單位: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 鵬瑞深圳灣1號藝術中心 廣州開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許欽松,1952 年生,廣東澄海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二級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98 年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跨世紀之星」榮譽稱號。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現任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故宮研究院中國畫法研究所研究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名譽主席,廣東美術館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藝術創作中心主任,中國畫學會顧問,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生導師,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廣州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廣東中國畫學會名譽會長,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理事長,廣州市社會服務發展促進會榮譽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顧問。曾擔任 2010 年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藝術顧問,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藝術指導委員會藝術顧問,「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總策劃。 主要作品有:《個個都是鐵肩膀》《潮的失落》《心花》《誘惑》《天音》《南粵春曉》《嶺雲帶雨》《高原甘雨》《豐碑》《甘雨過山》《長江攬勝》《珠江湧雲》等。曾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銀獎、1992 年日本 · 中國版畫獎勵會金獎、91 中國西湖美術節銀獎(版畫最高獎)、「第十屆全國版畫展」銅獎、80-90 年代中國優秀版畫家魯迅版畫獎、廣東省第四屆魯迅文藝獎一等獎以及廣東美協 50 年 50 件經典作品獎等多項大獎。 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河南省美術館、山東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四川美術館、武漢美術館、廣州美術館、深圳美術館、重慶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原中國版畫家協會、澳門藝術博物館、美國駐華大使館、澳大利亞佩斯藝術博物館、日本國際版畫藝術博物館、泰國國王欽賜淡浮院、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等機構收藏。 出版有《許欽松》《許欽松版畫集》《許欽松山水畫集》《許欽松自傳體文集》《當代名家精品―許欽松》《象外之象―許欽松山水畫集》《時代意象―許欽松藝術研究》《年度大家―許欽松》《中國當代藝術經典名家―許欽松》《中國當代名家畫集―許欽松》《此岸 · 彼岸―許欽松談山水畫藝術》《榮寶齋當代書畫名家―許欽松山水畫集》等。
展覽內容 第一部分:筆墨縱橫,層疊時空 筆墨是中國畫靈魂之所在,是中國畫家熱衷探索尋求變新的繪畫語言。曾接受過傳統繪畫訓練的許欽松,有著堅實的筆頭功夫,對傳統筆墨了然於心。而得益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政策,一批畫家得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遊歷間思考傳統繪畫與現代藝術之間區別與關係。自 1985 年代表廣東美術界出訪澳大利亞開始,許欽松也得以接觸到大量不同流派、時期與地區的西方藝術作品,也在此時對「光影」的探索產生極大的興趣,並將其放置於山水畫的描繪中,對西洋繪畫的學習與應用也一直延續到其後期的山水畫探索中。因此,在第一部分,觀眾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許欽松山水畫中立足傳統,而又力圖革新的山水畫面貌。如其對光色的探索、吸收了西方焦點透視後形成的「廣遠法」、畫面中大筆刀刻的塊面力量感,都是其山水畫融會中西的據證,給山水畫帶來了新鮮的視覺體驗,也是其山水畫重要的現代價值。「層疊時空」不僅是畫面中筆墨的重疊,更是世界時空的相遇,時間已逝,而藝術得以留住這種交融與交匯。 第二部分:浩然天地,凝神靜氣 浩然之氣,通達天地。許欽松聖潔而無人煙的山水畫,承托了他對於自然山水的終極精神追求。九十年代中期從尼泊爾高原高處向下俯瞰的經歷,給予了他極大的視覺衝擊與感官拓展,使他直觀地感受到山脈縱橫千里的深度和一望無際的廣度。那種前所未見的空間感也激發了他廣闊的思維,使他對山的博大和深遠產生了崇高和敬畏之心,並開始更為深入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一部分的作品觀者便能看到這種轉折之後所呈現的思考。觀者可在博大、深遠,又帶有寧靜蒼茫氣息的構圖中,感受到一種超脫於現實,並尋求與宇宙意識聯結的第三視角,這種視角也從本質上打破了我們觀察自然的固有模式,是許欽松作品中十分顯著的風格特點。這批畫作是許欽松山水畫風格的集大成之作,曾在「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全國巡展中有集中展示,自此後較少露面,本次的展出實屬難得。 第三部分:開拓創新,聲息不絕 「『革新』是中國畫生命力長盛不衰的重要因素。」年逾七旬的許欽松仍恪守他長期以來的信念,不斷尋求繪畫技術與精神表現上的突破與嘗試。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總結與沉澱後,他也重新出發,如同一位行路的旅人,翻過一座山頭,再翻一座。然變幻莫測,作為捕捉者的畫家唯有筆耕不停,方能截取最鮮活的體驗,呈現在觀者面前。展覽的第三部分一方面展現許欽松近五六年來的新作,讓觀眾得以看到他繪畫語言的一些延續,以及最新的體悟和嘗試;另一方面,這一部分同時展出許欽松近年來的一些寫生作品,讓觀眾可以從細微處觀看到畫家是如何觀察自然,並提取成繪畫元素的。「寫生」對於嶺南畫派的傳統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新的探索中,許欽松同樣延續這一路徑,重視寫生的重要意義,通過遊歷山水,毫無顧忌地將自身交付於自然,將感受融匯於心,再交付觀眾。
展覽作品選登
嶺上遊雲 184cm×147cm
春霧輕曼 184cm×147cm 2011年
海雨山風 184cm×147cm
初霽 123cm×123cm
太行煙雲 97cm×180cm
出谷泉聲 97cm×180cm
相思總在秋紅處 97cm×180cm
秋雲伴秋聲 68cm×136cm
本文刊載於藝術香港雜誌2023年7 - 8月號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
電話:(852)37912181
傳真:(852)37912171
郵箱:info@yshk-art.com / hkongartstudio@gmail.com
香港訂戶入口
深圳訂戶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