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題字

徐悲鸿

2019-06-28 | 來源 | 作者 藝術香港
分享到: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奔马图



田横五百士



愚公移山



徐悲鸿作品



徐悲鸿作品



相关著作:

《悲鸿绘集》 徐悲鸿绘,中华书局民国十九年。

《悲鸿画集》 徐悲鸿绘,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一年。
《悲鸿近作》 徐悲鸿绘,中华书局,民国三十年。
《悲鸿素描选》 徐悲鸿绘,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
《画家徐悲鸿》黄苗子著,北京出版社1957年。
《徐悲鸿素描》 徐悲鸿绘,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
《徐悲鸿的油画》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
《徐悲鸿素描》 徐悲鸿绘,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徐悲鸿彩墨画》 徐悲鸿绘,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年。
《徐悲鸿画册》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
《悲鸿画选》 徐悲鸿绘,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年。
《徐悲鸿画集》(第三册·素描部分) 徐悲鸿绘,北京出版社1986年。
《徐悲鸿艺术文集》 徐悲鸿著(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87年。
《徐悲鸿画集》(第四册·素描部分)徐悲鸿绘,北京出版社1987年。
《巴黎岁月——徐悲鸿早年素描》 徐悲鸿绘(台湾)艺术图书公司1988年。
《徐悲鸿画集》(第五册·素描部分) 徐悲鸿绘,北京出版社1988年。
《徐悲鸿画集》(第六集·油画部分),徐悲鸿绘,北京出版社1988年。
《徐悲鸿油画集》 徐悲鸿绘冯法祀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艺坛巨匠——徐悲鸿》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
《纪念徐悲鸿诞辰一百周年展刊》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徐悲鸿画集》 徐悲鸿绘,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
《徐悲鸿讲艺术》徐悲鸿著,九州出版社2005年。
《徐悲鸿文集》 王震编,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
《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鉴别·徐悲鸿卷》杨新主编,大象出版社2005年。
《现代书画投资·徐悲鸿卷》史树青主编,北京出版社2005年。
《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徐悲鸿》 徐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徐悲鸿生平与作品鉴赏》 紫都、霍艳文编著,远方出版社2005年。

本院藏品

  •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佈,多元文化和諧相融的動人樂章正在大灣區奏響。廣東、香港、澳門地域相近、文脈相親,共同的嶺南文化基因讓共建「人文灣區」有了堅實的文化...

  • (藝術香港訊)2,000多年前,亞歐大陸上勤勞勇敢的人民,穿越草原和沙漠,開闢出聯通亞歐非的陸上絲綢之路;這些先輩們又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

香港編輯部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

電話:(852)37912181/21543330

傳真:(852)37912171

郵箱:info@yshk-art.com / hkongart@yshk-art.com

深圳聯絡處

地址:深圳福田區香蜜湖四季花穀五棟

電話:(86)15994786991

傳真:

在線訂閱申請 > 業務查詢申請>

訂閱《藝術香港》雜誌,歡迎掃碼二維碼

香港訂戶入口

深圳訂戶入口

Copyright Reserved 2016-2024 藝術香港 版權所有